孩子很愛玩遊戲怎麼辦?
我們有些學員,上課時急著完成程式關卡。
老師關心孩子,發現原來是平常爸媽不給使用電腦或玩遊戲,導致上課時孩子一心急著趕快完成進度,而在課堂上分心了!
或是半夜趁爸媽都熟睡後偷偷爬起來玩電腦,這樣的反效果是各位爸媽們樂見的嗎?
可是,我有給孩子玩遊戲,也約定好玩遊戲的時間呀!
小孩就是講不聽,還違反約定!
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違反約定嗎?是故意跟爸媽唱反調討罵的嗎?
以下2個重點!!
【 父母要以身作則,身教大過於言教 】
比如跟孩子約訂好 7:00-8:00 一個小時的時間玩遊戲,但因為複習功課到了7:20,卻只給孩子玩到原本約定好的8:00,少了20分鐘,孩子當然會不滿足。
約定好一個小時就是要給玩一個小時,哪怕是少的那20分鐘,告訴孩子,先保留起來,改天再補玩都是可以的呀!
切記!一定要說到做到。
【 功歸功、過歸過,不要以禁止玩遊戲的名義作為處罰 】
很多孩子做錯事都會被處罰「不可以玩遊戲」。
那怎麼不改成做錯事就「不可以看課外讀物」呢?
這樣看來,玩遊戲這件事,本身已經就被認為是不好的、對遊戲有偏見。這樣的懲處方式,只是在釋放父母的憤怒和挫折感。
孩子做錯事要有另外的處罰,而不是拿走屬於他的東西、剝奪原有的權利。(「東西」不只是單指物品,也包含時間、權利、福利。)
最常見的例子:
*原本全家人約定好週末要去旅遊,但因為哥哥做錯事,取消週末的旅遊作為處罰。其他兄弟姐妹並沒有做錯事也被處罰了,剝奪了其他手足的權利。
*做錯事就不能吃點心!
與孩子一起約定好獎勵與處罰,讓孩子事先知道約定,不會用禁止玩遊戲來當作懲罰!這麼做孩子知道要守信,約定好的就要做到!孩子會自律,就算是做錯事,接受處罰也會心甘情願。
凡事都是一體兩面,遊戲本身沒有好壞,它的好處與壞處都是人所賦予的,如果不沈迷,可以提高手、眼、腦的靈敏度及協調度、思維能力及推理能力,但沈迷就會耽誤孩子的學習狀況。
*爸媽們一股腦兒禁止或擔心玩遊戲會沈迷,有真正了解孩子玩遊戲的原因嗎?
- 交朋友
- 生活沒有方向、無事可做
- 想要在學校與同學有話題聊天
- 排解壓力
- 在遊戲中才能獲得快樂/成就感
- 大人沒有陪伴孩子
- 對遊戲的好奇心
- 看著大人玩也想跟著想玩
- ………..
了解孩子玩遊戲的背後動機,跟孩子一起坐下來好好聊聊做溝通,找出玩遊戲的平衡點。對於改善沈迷遊戲有幫助,也可以增進親子關係!改變都需要花費時間及耐心的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