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換教學單位後的課程銜接

很多爸媽詢問:「我的小孩在某某單位學過24堂課的麥塊,不能直接上我們的中階課程嗎?」、「孩子之前在某某單位是看影片、老師帶整個班級一起上課,不確定孩子看不看得懂、有沒有學到。」

一般常見的上課方式,看影片、老師手把手教,不小心就會變成填鴨式教學、變成抄程式

教學方式不同

每個單位的課程設計、教學方式都不同,因而有不同的分級標準及方式。孩子在別的單位有學過,不代表都有學進去喔!

而我們的課程是把程式觀念設計成關卡,每個關卡都有學習目標,過關了就代表有學會!越後面的關卡,就會需要綜合前面關卡所學到的程式觀念,過關就代表有融會貫通!

我們一樣是有班級、同一時間在線上上課的,上課時讓孩子進到關卡裡面學習、搭配教材,老師會針對每位孩子不會的地方一對一引導式指導、因材施教,所以小朋友是依照自己的進度學習,沒有跟班級進度的壓力。

我們的教學方式,孩子學習成效非常的明確,

清楚看得出孩子有沒有學進去!

感覺每換一個教學單位,孩子的程度就降級

會有這樣的想法,通常是以孩子在某單位的學習程度當作指標了!

每個教學單位的課程內容都是各自編寫的,比方說:A 單位與 B 單位都各自在大英百科全書取材,各自編寫出教材,這2套教材內容多少會有重疊的部分。
所以沒辦法學完 A 單位的初階課程,到 B 單位銜接續上中階喔!

幫孩子換了教學單位,就要從新學習、適應是正常的!課程內容多多少少會重疊,就像學習英文,之前在別的教學單位學過的單字,現在再學習一次,就是一種複習呀!

我們不清楚其他單位的課程內容、難易度、上課方式,更不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學會、有融會貫通,所以我們建議從“初階-上集”開始,前面幾堂課如果覺得簡單,進度就可以比較快,順便複習 ❤

也觀察到我們有多位學員,之前有在其他單位上過麥塊程式相關課程,在「初階-上集」大約中間的進度開始就會卡關,這邊提供大家這個訊息。

學習不只是單純的將孩子送到教學單位,就可以有很好的成果,或是認為孩子就一定有學會,由於很多爸媽們忙於工作,較少花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比如孩子無法如期完成作業或是平常撥空練習等。這些看似影響不大的壞習慣,長時間下來都會造成學習上的問題。

除了細細挑選上課單位之外,主動關心孩子的上課情形,並且與老師保持聯繫是很重要的,都有助於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喔!

分享好文

Facebook
Ask ChatGPT
Set ChatGPT API key
Find your Secret API key in your ChatGPT User settings and paste it here to connect ChatGPT with your Tutor LMS website.

TO.GATHER 的學員 或 玩家

使用 Email 登入